“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魯迅先生的慷慨羽聲猶言在耳,今朝卻又見英雄馬革裹尸萬里還,一抔黃土就是歸鄉。在風華正茂的年歲里,他們帶著滿身榮光,長眠地底,幻成神州大地的縷縷春風,催生著來日的良木。“老將不死,薪火相傳。”棺木披灑了三分清冷的寒霜,余下的七分柔情便揉碎了刻進荒原雪野,深情眷戀和著朝陽幻甲,留在了那鐫刻著“清澈的愛,只為中國”八個大字的不朽界碑。
來到邊關是因為理想之思,駐扎邊關是因為愛國之情。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時刻牢記“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的錚錚誓言,山河飄搖里,為守護山河安然萬死不辭,守護在加勒萬河谷。高原之上,河谷之下,盡顯英雄本色;風雪之下,冰川之上,盡顯國之風度。堅篤傲魂遞相寄,純明澈骨久流芳,心系祖國,死而后己。
“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金甲易損,生命可拋,戰士戍邊報國的意志卻不會減弱一分。面對外軍挑釁時,他們依然忠于職守、勇敢無畏,用生命捍衛祖國的尊嚴,守護人民的幸福安康。邊關苦寒,飽經風雪的洗禮和生死的考驗,邊關戰士們的心中卻只有對祖國大好河山清澈純凈的愛。“為人民成邊,為祖國守防”,成為了他們代代相傳的不朽信念。正是因為有了祁發寶、陳紅軍、肖思遠、陳祥榕、王焯冉這樣無懼無畏的“披甲者”,人民才能安居樂業,祖國才能山河無恙。
在高聳遼闊的喀喇昆侖高原上,18歲的戍邊戰士陳祥榕用滾燙的赤子之心鐫刻下“清澈的愛,只為中國”八字。不久后,在抵抗越線尋釁的印軍時,這位年輕的戰士壯烈犧牲,年僅19歲。在陳祥榕穿上軍裝的那一刻,他不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民,他的身上肩負起了軍人的天職,擔當起了保衛祖國的重任。祖國如有難,吾應作前鋒。出于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深眷戀與莊重承諾,他們在面對外軍侵犯時勇敢無懼,用鮮血捍衛春祖國的界碑。除了陳祥榕,戰士王焯冉、肖思遠和陳紅軍都在這起邊界沖突中壯烈犧牲,團長祁發寶則身負重傷。他們之中,肖思遠即將迎娶心愛的姑娘,陳紅軍也即將成為人父?伤麄兊纳,卻遺憾地停駐在人生最美的時光中。
英雄雖逝,人格會永存。茫茫千里冰川,飄落的鵝毛大雪,那是烈士們對這片土地的不舍與掛念。“你順手挽住火焰,化作漫天大雪。”城墻內,因你們的守護,永遠溫暖如春。那些個名字,有如鮮血滾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