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推薦一部電影,我想我一定會推薦《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安迪蒙冤入獄后和瑞德在肖申克監獄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安迪并沒有因為在監獄中就喪失希望,失去對自由的追求,反而花了20年就打通了一條被斷定600年才能打通的隧道,最終重獲自由。
我很喜歡安迪和瑞德的一段對話:
“世上,有些地方,是石墻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地方,是完全屬于你的。”
“你指什么?”
“希望。”
希望,向來是讓人感到美好。在安迪的心里,希望就是自由。所以在那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在雷聲和石頭敲擊下水道的聲音中,一個越獄的囚犯,從長達幾百米的又臭又臟的下水道中艱難地爬出來,重新獲得了告別20年的自由!那一刻,安迪好像隔著屏幕,在告訴我們——希望,永遠不會被磨滅!自由的旗幟也永遠在肖申克的上方高高飄揚!
安迪和瑞德在監獄里還有一段話也讓人感觸很深,“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體制化。”體制化意味著妥協,失去了自由選擇的權利。從一開始的抗拒,到后來的習慣,最后的依賴,這就是體制化。電影中有一個人物,讓我始終有些意難平,就是老布魯克斯。他就是被體制化的一個典型例子,體制化讓他成了監獄里的一份子,在可以出獄時甚至試圖違法,就是為了繼續留在肖申克,不愿意離開監獄。他早在監獄的那50年里就被束縛住了自由,失去了對自由的向往,只想安安穩穩待在這個舒適圈里。在監獄幾十年后,出了監獄,他開始對人生的未知產生了渺茫和恐懼,所以,他離開了這個讓人迷茫的世界。
后來,瑞德也出獄了。
瑞德也幾乎踏上了和老布一樣的路,接受同樣的工作安排,同樣的休息住址,同樣的迷茫無助,對生活沒有希望。不一樣的是,安迪為了讓瑞德有希望,重新追求自由,給他留下了紙條,讓他去小鎮上找他,改變了瑞德的一生。那個小屋是老布一生的終點,卻是瑞德這一生的新起點。
我看過一句話,我覺得也很適合用在這一部電影,“強者自救,圣者渡人。”安迪、瑞德、布魯克斯三個人不同的命運,告訴了我們對向往自由的重要和希望的力量有多強!希望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不要被體制化,永遠有希望,有信仰!要記得,只要你有翅膀,就沒有什么能困住你! |